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非投資人的投資觀點:就是那顆蛋
底部在哪裡 ? 我記得德國有一位投資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曾經提出一個投資心理的分析模型,叫做科斯托蘭尼雞蛋。主要是協助說明投資標的上漲和下跌的內在結構,他認為漲跌是對分不開的搭檔,如果分不出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同樣的,如果大家辨別不出上漲的終點,也就預測不到下跌的起點。
第一個階段是盤整階段,行情跌至一定的程度;第二個階段為調整階段,行情會隨著重大消息而漲跌;第三個階段為急速擴張階段,行情會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向上攀升,但是後半期行情走貶,則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持續下探。
1985年台灣的外匯存底開始快速的增加,台幣兌美元開始升值,但是因為升值速度不夠快,導致熱錢大量進入,貨幣供給大幅提升,這樣的熱錢充盈的情況持續了三年。1987年台灣的房地產價格大幅上升,至1990年其勢方歇。台灣的股價指數從1987年六月的1735.7點開始上漲,其後經過幾次的起伏,直到1990年2 月衝到台灣股價的歷史最高點11983.5點。其後一路下滑,再也沒有回到過此一最高點,直到現在。而造成台灣股價在1990年二月大幅下跌,以及房地產價格在1990 年停止上漲的最主要原因,在於1989年2月28日中央銀行把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準備率由23%大幅調升到27%;同時,商業銀行對於不動產市場的放款進行選擇性的信用管制。在貨幣供給大幅緊縮的情況下,再加上不動產市場急需調現的情況下,企業與投資者開使大量拋售股票,結果造成台股指數開始下跌。
我們再來看看這十多年來的台灣房地產,從1996-2001年的高點一路下滑到2002,然後開始了近兩年的SARS衝擊期,從2004年才急轉向上,2005開始緩步上升。假設我們將1995年的房市設為(A)、1996-2001設為(B)、2001-2002設為(C)、2002-2003設為(D),那麼2004可視為(A1)、2005-2007為(B1)....。你覺得你應該在什麼時候進場,什麼時候出場呢?我想如果是事後諸葛的選擇,每個投資人都會選到最低點進場、最高點出場。但是身歷其境,其結果卻往往相反。
2003年,因為負責專案的關係,時任南港軟體園區管理中心的朋友告訴我南軟周邊是好的投資標的。我將這樣的訊息轉述給了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但是當時因為SARS的關係,房市一片低迷,沒有人敢進場。2007-2008隨著南港展覽館、南港經貿園區的陸續完成,加上高鐵、捷運通車的效益,這個地區的價格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知道訊息的舊識不免對於當時沒有鼓起勇氣一擲而感到扼腕。但是,投資的過程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經常和這個案例是相同的。每個人都知道不要追高殺低,每個人都知道要逢低佈局,但事實是高與低是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D進B出,什麼?!沒錯,就是D進B出,懷疑啊?!不然,你去看那顆蛋。
延伸閱讀:非投資人的投資觀點:換個角度來看景氣循環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天兵短集 (3)
1993/04/06
黃金是由礦裡所挖出的、白玉是從石頭裡面產生出來的。離開了幻化的世間,就不知道真如的實相,除了生死就沒有根基可言了。能在世俗之中而不墜於世俗者,方具風雅高潔之氣節。徒拋世俗而求風雅,不免落入俗道,道理可以由飲酒中悟得、神仙可以在風化中碰到,可見高雅也要俗塵來顯現。
交人交心、澆樹澆根,如果能常保一顆敏銳的心,小地方也能獲得很大的啟發。
朋友,取其字義,乃是比肩為伴。在人生的道路上比肩結伴而行,原不必多,多則繁、繁必雜,往往因此而失去了真正的方向。真正理想的夥伴,只要能夠知心、真誠的關懷、適時的伸出援手,朋友,一二至交也就夠了。
1993/05/10
真要寫些甚麼來紀念或是記述一些事情是沒有必要的,思緒就像是一部永不休止的放映機一樣,隨時上演著人生不同階段和時期的劇情,腳本是空白的,隨時隨地有新的點子、新的題材,看你怎麼去運鏡。如果願意拋下一切、放下身段,腦中、心中所充滿的不再是窒息的習題範例或酸澀的遊戲規則,我想,生活就比較不會是一種負擔,他可能是一種追尋、探索或是嘗試。
我想,瞭解的下一步就是掌握,其問題不在於自我了解有多少、別人眼中的自己是甚麼樣子,而是自我定位多少,希望別人如何來看待自己。語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實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也。
真正的人生應當是愉快的人生,而人生的愉快不僅止於感官的享受以及物質的滿足,有時候一句不經意的問候或是發自內心的一聲感謝,就足以令人雀躍。人生的價值真要有一張打字的標籤紙來限定嗎?人生的意義又何嘗有任何一張成績單可以評量?遊戲規則的設定,只是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而不是規定我們該怎麼去做。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一百億的驚嘆號
這一路走來,在商場上見過、聽過不少傳奇,這位先生可以算是傳奇中的傳奇。
他父親在他十六歲那年過世,只留下母親和七個兄弟姊妹,全靠母親當工友的薪水一手帶大,他一邊讀書一邊當送報生。商專畢業後,他從信託公司展售員開始,並同時到學校教導投資學的老師所開設的公司上班,從畫股票K線圖開始。當時台灣股市正熱,二十五歲讓他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三十歲不到就累積五千萬元資產。目前他手上的集團資產近千億,光是他個人的身家就將近百億。這種宛如港劇大時代的白手起家傳奇性故事,足以讓很多年輕人在經歷各種挫敗之後,拿來思索再三並且重新出發的絕佳借鏡。不過我不理解的是,三十年來商場的浮沉沒有壓垮他的任何鬥志,傳奇人物卻在一場司法搜查和一篇周刊報導敗下陣來。
這個關於名譽的驚嘆號!價值一百億!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天兵短集 (1)
1990/04/13
美,眾皆喜之、欲近之、求之,甚或塑之、造之、擁有之。然世上之物多皆不美,或有缺、或有陷、或不合己意。
於是美之人、事、物近混沌以來幾近於名利之被追求、搶奪、殺掠,究其因,蓋其物稀所以為貴。
人欲擁之、存之、藏之、用之而私心之起,慾大於智、貪盛乎念,即此一心一為一行,即擁之、即存之、即藏之、即用之,美者不復為美矣。
依吾私念,美者取其缺者、陷者、合其意者,價值之菲薄存乎一心,此心為貴雖糟粕棄唾,視來仍具風味。
反之,即以莫邪和式、千年美物亦同於廢鐵頑石,何美之有?
1990/05/25
遇事投怏而起,逢爭挺身而鬥,飛揚浮躁、剛愎自用,常常是始張後馳,難以為繼,無法全始全終,因此迄無所成。
古往今來,雄才大略之士,每逢不如意事、不如意人、不幸情況,陷險惡逆境先得自躬反責,以求心平氣和。
退一步想以期有所因應,終則不辭勞瘁,有計畫有步驟的加以努力,一切必能逐漸改觀。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煩惱事,皆從不忍來。
1990/06/08
波濤洶湧的人生,情在亦能醒、多情而不搖滾。
對某些永恆的、無限的、更高層次的思想,思考與追求,帶著一往無悔,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一些傻氣。
般若波羅密心經所開展的是,希望現代人可以透過思維靜慮,在繁劇煩亂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安頓的方法,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
而般若波羅密譯成簡明的白話就是依智慧到彼岸之意,也是無我、無上、無私、清明正覺無分別的智慧。
如果能如此,就能沒有甚麼窒礙煩惱,沒有甚麼恐怖無明,也沒有甚麼顛倒夢想了。這樣,才是一個身心終極的安頓。
1990/06/29
山靈孕育 日月嗷哺 林間穿梭 四海遨遊 如精如靈 似仙似魂
回一眸傾眾生 嫣一笑動萬心 凡言俗字 庸筆腐生 焉能書 何如說?
鴻鵠之志 燕雀焉知?
事之狀如峯 起伏若不定 處之在峯 不見其谷 反之亦然
位高得權者不察 位低受轄者不上 斯謂之亂
脈絡可循 層環相啣 下可上達 上可直下 謂之倫理
無理之倫 將奈之何?
1990/08/26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是快樂的敵人,他們可能比小草、小狗、老人都偉大,但是他們不懂得快樂是甚麼。他們永遠不肯放下布袋來換取簡單的快樂。
從小到大,我們不斷的在路途上遇見快樂的敵人,可能來自書本、教條、訓話,也可能來自長輩、親友、陌生人。
每當我們做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們就要振振有詞出來阻攔。
許多優秀的漫畫家、小說家、舞蹈家就這麼被扼殺了,而這個世界上只添了幾個正經、規矩卻一點也不開心的平凡人。
真正的哲學家,總是教導人簡單的道理。
悠閒就是一種簡單的道理,它看來毫不深奧,做來容易實行,可是人生的樂趣卻蘊含其中。
所謂的享受,並非窮奢極慾,而是從最最平淡平凡的事物,找尋真趣味。
懂得享受的人並不多,原因在於悠閒哲學的未完全推展。
懂得去愛人,懂得去愛人所要付出的一切,然後才會明瞭愛是甚麼,也才會知道愛人與被愛是不可分的。
1990/09/18
事到萬難需放膽、理在直處氣要平。
松柏不歷冰霜,幾與凡卉無異,人生在世,繆葛糾紛,方能悟出與其怒色厲聲,何如定心靜氣當之,如是方為澹泊之入門。
人無志而不立,立志只是立其為善不為惡、從正不從邪之志。立定志向,直如起死回生,倘若半途自墮其志,雖生猶死。
人有躁進之心,則必多趨附之術;人有患貪之念,必有冒貨之法。
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見是非、以古為鏡可以辨義利。
天兵短集 (2)
1991/01/04
放假時遇著了中心的同學,彼此談起了近況和未來的計畫,都不禁為時間的流逝而嗟歎,互笑下次相遇可能已經是老百姓了。人總是如此,回首來時路總有些不全、有些遺憾。在回憶裡找尋缺憾、在夢想中編織未來,卻老不能實現他的夢,而再遺憾。人生生之數十年,孰得孰失,焉知?展望未來,勿眷戀過去,老話,似乎頗受用的話。但明日事誰能預料,彷彿擁有的也只有看來較為真實的過去。
歸零,是一個非常非常難得的修養。人家說,高處不勝寒,原因在哪裡?會攀至高處,儘管放入了多少的努力,它仍然只是一個山峰,一至峰頂自然而然就要往下降。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因為人生並沒有頂峰,而我們心中的障限制了攀上的道路,我們所立足的任何一點其實就是頂峰,同時也就是谷底。如果我們願意把每一步都當成是起點的話。
新的一年,願自己 -- 待人如菜鳥般謹慎,處事像老鳥般歷練。
1991/01/19
學乃心之眼,如果你肯用心,軍中還是有許多事可資學習的。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部隊由來自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人匯聚而成,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風俗人情和互異的價值觀。如果能屈下身段,以各個角度來探視同袍,每個人都當是可喜和可愛的。截長補短、見微知著,就得看個人的功力如何了。同樣一片天、一塊土地,怎麼走才比別人有風,自省。
人生何其複雜、生活何其繁煩,混沌生命,明眼人並不多,一針見血,有時雖帶來震撼,但往往也最能引人啟發和省思。人們善偽裝,使得他們在萬物中一枝獨秀,不但欺騙了別人,有時也蒙蔽了自己。甚麼時候人才可以卸下面具,自由而不心虛的呼吸。在這新春時節,免不了要對自己來個除舊佈新。然我果能摘下面具享受一針見血的快感?想是未必,畢竟只緣身在塵世中,正如佛家所說的"生活",一切答案盡在生活中。
1991/02/01
團體生活也是一門學問,有些人一見如故,大有臭氣相投之慨,有些人則是天生八字相沖,越看越不順眼。人生如斯,就像一則大家都已熟悉的小故事:丟了斧頭,懷疑鄰居的小孩,看他的言行舉止,無一不是一副小偷的樣子。過了一段時間,斧頭找到了,怎樣看鄰居的小孩,都不像是小偷的模樣。這很可笑也很真實,人們大多以自己的臆測來揣度別人的言行舉止和思想,正如瞎子摸象一般,不是很可笑嗎?
對人施恩,應先淡後濃,如果先前對人很厚然後慢慢淡下來,則受恩的人不但不感激,反而會因此而招致怨恨。正如山峰最高處不長樹木、河流湍急地方沒有魚蝦一樣,過分的清高行為、過度的偏激心理,也和峻嶺急流一樣,是不能容納生命萬物的。故人應氣量寬大如海洋,方能包容萬物。愈是偉大,行為也愈平凡,只有在平凡中才能顯出偉大。古語云:得道者多助、失德者寡助。人能以謙待人,凡事三思而後行,自會得到幫助的,期自勉。
有一段話是這麼寫著,我們常常準備要好好生活,可是從不真正去做。在我們心裡有許多目標、理想和計畫,尤其在服役期間,心靈上少了許多現實社會明顯的壓力,而讓許多人能因此再出發。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實踐而已。有許多道理、許多哲學,我們老早就知道,也深明其意,但能按步行車,切實去做的卻是寥寥可數,包括自己也是如此。
既然如此,現在就做。
1991/03/15
我們的心理結構中有一樣奇怪的東西,就是喜歡聽別人的支使,這是上萬年以來的洗腦結果。我們時常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受到他人的肯定和證實,因此當我們正在問一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問自己。我所說的話並不算甚麼,也許還記得其中幾句,也許拿來和他人比較,但就是不肯面對自己的生活。可惜我們從不質疑,只希望別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去做。而當腦子裡想著這些的時候,還是甚麼也沒做。
人在無事的時候,心地容易陷入沉淪昏冥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心平氣和使心境空虛,洞察外物自然清楚而分明。此所謂宜寂寂而照以惺惺。人在多事繁忙的時候,心就像奔馳的野馬一般,不易駕馭。這時候就要惺惺醒覺,把持著寂靜不動,此所謂宜惺惺而主以寂寂。這就是人當落寞時要防止消沉,繁忙時要注意冷靜。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玩索 2 – 哪兒來的順序
我們現在看一些老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有兩大障礙。其一是敘事文體,這部分比較容易排除,多看些文章,一方面欣賞優雅洗鍊的文字,同時也習慣古人敘事的方法;其二是單位符號,這個障礙比較困難。舉個例子來說,中國人很早就將元、會、世、運作為時間單位,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一元之數十二會,三百六十運,四千三百二十世,所以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此所謂一元消長。但是我們現在大部分只是運用,甚少去進一步理解真正的涵義。好比,我們過年的時候常說,一元復始萬象新。也就是說,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這麼長的時間,是由復卦開始的,哪裡的復卦?天圓地方圖中的圓圖裡的復卦,因為一元消長從天圓地方中的圓圖復卦開始。類似的說法還有"錯綜複雜",指的錯卦、綜卦,與交互之間的卦變關係;我們說"不三不四"而不說"不五不六"是因為易經的道理中,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中間,所以一個人如果不成樣子就會被說成"不三不四";又如"亂七八糟"是由遊魂卦和歸魂卦而來…。我還能夠舉出更多的例子,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斥的這一類大家自然而然引用,卻甚少細究其意的說法,語源皆來自易經,但是因為我們不熟悉老祖先的語法和符號,因此,容易衍生出許許多多似是而非的謬誤。
最近讓我有這種感受的是孔子的序卦傳。相傳孔老夫子曾經針對周易六十四卦的順序做出解釋,後人整理成"序卦傳":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勿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後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乘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文字精簡幾乎沒有贅詞,意思明白也幾乎不需翻譯。姑且不論是否為孔子親筆所為,可以說,後人在談周易六十四卦的順序幾乎以此為本。
望文生義,我來試著解釋"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前八卦的順序:乾象徵天,坤象徵地;有天地,然後產生萬物。充滿天地之間的,唯有萬物,所以接下來是屯卦;屯是充滿、萬物創始的意思。萬物剛創始時,必然蒙昧,所以接著是蒙卦;蒙是蒙昧、幼稚的意思。萬物幼稚,就不能不養育,所以接著是需卦;需是飲食的道理。飲食必然會有爭訟,所以接著是訟卦。爭訟必然會成群結隊而來,所以接著是師卦;師是眾的意思。眾多必然就相互親近,所以接著是比卦;比是親近的意思。
同樣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前八卦,我用自己的意思再來解釋一次:乾象徵天,坤象徵地;天地創始,代表公司設立。 屯是小草被石頭壓住,力爭出頭,因此小草要團結奮力,象徵創業夥伴初期共同面對困難。接下來,啟蒙時期,創業者要將經驗傳承,才能相互協做。創業不外乎獲利,每個創業的夥伴都有強烈的經濟需求,也是參與創業的動力。有利益,就牽涉到分配,創業夥伴勢必面對接下來可能的爭執。當意見不同,一小眾一小眾的意見變慢慢分開,是為師。每一小眾的夥伴彼此之間更加親近,是為比。
真是太偉大的學問了,怎麼談論都能正確。真的是如此嗎?若以人文思想來說理,這樣的順序是很有哲理的。上篇可以解釋為人類與社會的發展關係、下篇可以看成人類自我人生的循環。做為歷史哲學看、做為人文文化看,理由非常充分,但嚴格來說,孔子這篇序卦傳,只是解釋卦名而已。譬如他只解釋甚麼是需,是需要的需。人類活著就要飲食,這就是需,有了需要人就會發生爭鬥,因此需卦下面是訟卦。以文演意,是很合理的,但是易經的本身是由象數來的,如果由象數來推演,只能說孔子的序卦傳僅就易理上講道理,至於六十四卦為什麼這樣排列的科學性關係,沒有在這篇文章中被解釋。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甜味效應
今日的海地,約十分之一的新生兒活不到一歲,國民平均壽命僅五十歲,平均所得不到四百美元,識字率不到25%。但是二百年前,它可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向有安地列斯群島珍珠的美譽。讓海地從二百年前的人間福境到現在的落後景況,都是糖。
甘蔗約莫在西元前三百年開始在印度被拿來當成作物,但往外傳播速度緩慢。一千年後中國、日本和中東均有種植,但真正大規模栽種的則是阿拉伯人。埃及所產的糖在當時被認為是全球最佳,阿拉伯人殘酷征服伊比利半島,隨之將甘蔗引進栽種。歐洲人則是在十字軍東征期間往耶路撒冷一路打去,才開始熟悉這種新的植物,可以說糖和戰爭變得密不可分。
威尼斯的貿易商主宰了中世紀歐洲的糖貿易,那時候糖仍屬於奢侈品。十五世紀葡萄牙人和威尼斯人聯手展開航海世界,開始引進非洲人當奴隸在一些大西洋島嶼上規劃甘蔗園大規模生產。十六世紀歐洲新富階級崛起創造了更多享受得起這種甜味的人,為了滿足這些新的需求,葡萄牙人將甘蔗引進巴西,擴大生產。至此,甘蔗成為不折不扣的國際性作物,橫跨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
接著加勒比海地區登場,特別是海地的蔗糖業達於巔峰。當時島上有三萬名自由的白人、三萬名黑白混血兒以及四十八萬名的奴隸,使全島成為一座大型甘蔗園和奴隸監獄。由於海地是一座法屬的熱帶島嶼,當法國爆發大革命後,海地在工業主義和奴隸制度、資產階級和古老勞力之間的矛盾衝突愈來愈高。巴黎的革命人士願意將選舉權擴大適用於海地,但海地的白人甚至是黑白混血兒卻無意廢除奴隸制度以免斷掉法國歲收的一項主要來源。於是,海地的雅各賓黑人政黨開啟解放戰爭,戰事從一七九一打到一八O四,最後取得自由之身的奴隸占領海地,殺死或放逐島上的白人。
這些得到自由的黑人,不再願意替甘蔗園賣命,相反的開始推動土地改革,將大莊園分割為數塊小土地。但海地在國際經濟領域不再扮演重要角色,如今這座島的人均出口額在一百二十五個國家中排名一百一十二。自一八O四年獨立後至今,島上人口急速增加,但國家經濟幾乎停滯不前,海地找不到可以取代糖的產品,輸出棒球選手和民族意識當然不可能是蓬勃經濟的發展要素。
海地其實不是特例,大部分曾做為甘蔗殖民地的國家或地區,包括牙買加、海地、古巴、巴西東北部、爪哇、菲律賓...等,仍非常貧窮,且帶著永難磨滅的生態傷疤。但做為近代初期最大產糖島嶼的台灣,卻走上不同的道路,這樣的結果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集商人、海盜、叛民於一身,並於一六六二年征服台灣的鄭成功。
十七世紀初期,台灣人煙稀疏,經濟體大致自給自足。停靠台灣的貿易商若非往返中國、東南亞途中在此補給,就是在此地購買鹿皮。荷蘭人在台灣設立要塞和貿易站,主要也在思索台灣的原住民是否能為他們生產更多的蔗糖。二十一世紀某些民族主義人士大肆吹捧,將鄭成功征服台灣是為對抗荷蘭人的反帝國主義義舉,其實,並無證據可資證明鄭成功有這樣的想法。對鄭成功而言,敵人始終就是清朝。隨著反清復明的夢想漸趨黯淡,鄭成功本身變得越來越專制昏庸,征服台灣後不久即去世,得年三十八。
一六八三年,清軍攻佔台灣。中國雖然也有糖的需求(十九世紀初,中國的人均糖耗量高於歐洲)但卻無意在台灣打造單一作物區,因為清廷關注內部安定更甚於外來威脅,因此時時注意不讓台灣的糖生產高於稻米生產,也不允許摧毀太多森林。(其實清廷大多數的原因只是在管理風險,不希望他的帝國邊緣出現過於富裕強大的地方、並讓原住民繼續保有相當程度的舊生活方式)
從此台灣繼續種甘蔗,但從未成為島上的唯一作物。一八九五年日本佔領台灣,曾經大力推進蔗糖生產,因此糖廠、鐵路、港口等建設出現。幸好,二十世紀初日本本身稻米嚴重不足,需要轄下殖民地的稻米生產挹注,也讓台灣再度免於蔗糖單一作物區。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咖啡
做為全球第二大的大宗商品,咖啡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實上,咖啡無所不在,這條路可是漫長得很,費時五百年、經過四大洲、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之後,才成為你現在看到的咖啡。
傳說中,有位衣索比亞牧羊人,看到他的羊群嚼過苦味漿果後變得興奮且秩序大亂,大為驚訝,於是跟著拿起那漿果放入嘴中,結果也興奮得四處跳。咖啡的祕密效果被發現後,在葉門落地生根,成為當地作物。而開始將這種漿果從衣索比亞運到紅海對岸,很可能是擄掠販賣黑人的阿拉伯奴隸販子,從此,也開啟了咖啡和奴隸約四百年的悲慘結合。十五世紀中葉,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個神祕主義的伊斯蘭教派 - 蘇菲派,發現咖啡有助於他們思索阿拉時保持清醒,但是保守的伊斯蘭神學家則痛斥咖啡的致癮性,發佈敕令凡是經營咖啡館者要受棒打之刑,再犯者就縫進皮囊,丟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十七世紀,歐洲正值商業主義興起,這種中世紀的中東豆子搖身一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商品。但這些最早經手咖啡買賣的人,把他當藥看待,認為他可以治眼睛痛、水腫、痛風、壞血病。不久,倫敦貿易商開始在咖啡館喝咖啡談生意,甚至其中兩家咖啡館還做為英格蘭的主要證券交易所長達七十五年。在歐陸,咖啡館漸漸成為因資本主義經濟發達致富者的象徵,成為幫這類人服務的場所。高進口稅造成只有大城市裡較有錢的人喝得起咖啡,證實了上層人士決心要擁有自己的聚會地點,不與低階級人士混在一起。隨著工業時代來臨,咖啡漸漸不止代表優閒,還代表勞動。
在美國,咖啡成為普及化的致癮性飲品,用以幫助大群勞工朋友撐起垂下的眼皮。到十九世紀末期時,咖啡館自動讓位給自助餐館、咖啡社交讓位給職場上的喝咖啡休息時間。北美的咖啡進口量,十九世紀時膨脹了將近九十倍。這時候工廠自助食堂裡三五成群緩緩走動的顧客,早已不似早期穆斯林顧客那樣追求阿拉的啟發、或者像當年倫敦商人那樣追求獲利、甚至是歐陸喝咖啡者那樣追求創作靈感。當時的禁酒風潮中,改推廣咖啡和咖啡館,這無異開了歷史的一個玩笑,伊斯蘭神學家若地下有知,想必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二十世紀,咖啡遭抨擊會導致心臟病和潰瘍,提神功效相形遭到冷落,可是咖啡的消耗量有增無減。喝咖啡早已不是在冥想起悟、商業社交的場合,反倒是開車或是匆匆趕路時囫圇吞下。咖啡不止加快了現代工業生活慌亂的步調,本身也早已成為大量生產的工業產品。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混合多種成分加工處理成的現代飲料,也號稱是咖啡。這種化學化的咖啡早已遭到馴化、商品化,早已遭摻雜劣質添加品而失去其純正。
咖啡對我來說,香味和甜味的混合十分重要,至於是三十五元還是一百三十五元並不是重點。咖啡不會讓我更接近上天,也不會讓我更像奴隸,就像我手上這一杯大街小巷賣得火熱的85度C咖啡一樣,我對於它五百年來的歷史要遠比它是哪一個品種的豆子來得有興趣。空氣中瀰漫的香味,和著嘴中順口的甜味,重要的是腦袋裡想的事情。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inflation
有朋友最近問了我通貨膨脹的議題,提了一些選舉語言裡撈出來的神奇政策,這讓身為龜族成員的我頻頻當機。我努力搜尋遺落在腦袋資源回收區角落,略顯斑駁的經濟元素,輔以孤狗好朋友的協助,讓自己也順便磁碟重整一下。
通貨膨脹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說,主要有兩種型態:Cost Push 和 Demand Pull。當經濟資源的取得成本上升,好比糧食、勞工、石油...等價格急遽上升,就會發生cost push inflation,不過,這種通膨是短期的,是非常過程性的,成本上升導致物價上揚,威脅是不高的。但是,如果物價持續上升導源於貨幣現象,以致於過多的通貨流通於市場上,相對的過少的生產與供給,讓市場上產生供需不平衡。太多的通貨在搶購過少的產品,引發物價不斷往上調升,這種demand pull inflation是最難對付的,因為貨幣供給可以透過多種不同的管道而默不作聲的遽增,使人防不勝防。
貨幣過多在市面上流通有很多原因,好比政府的支出預算長期超過其稅收預算所產生的政府赤字,或者因為金融機構的放款遠超過其儲蓄存款的總額,都會使社會上的流通貨幣增加。台灣通貨膨脹的潛在因素常肇於貿易順差,政府長期獎勵外銷企業,再加上關稅與外匯管制,常常增加了新台幣的流通量。隨著過多的貨幣供給量不斷的在經濟交易的流通,使物價不斷的上升,若沒有適當的沖銷政策來配合的話,比較容易演變成惡化型的通貨膨脹。
短期的、過程性的通貨膨脹有時候會造成一部分的人得到好處,但是惡性的通貨膨脹使貨幣價值貶損,使貨幣的購買力大為減少。這時候改持實質資產如房地產、黃金、珠寶、骨董字畫...會比擁有金融資產如政府公債、公司債、公司股票...來得有利。一般而言,我們比較擔心的是demand pull inflation所引發的循環性惡性通貨膨脹,其解決的方案必然透過改善形成的原因來對症下藥。好比發行公債、獎勵投資、放寬進口管制...等等,回收市場流通過多的貨幣,或者導引貨幣到實質資產與建設投資上。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三月初坦承台灣目前確實存在輸入性通貨膨脹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4248747.shtml 姑且以彭總裁的訊息為準,來討論目前選舉中討論甚多的通貨膨脹議題。
某候選人主張透過減稅與改革租稅制度,來提升競爭力。嚴格來說,降低免稅額是制度問題,提高每人免稅額二萬多元,四口之家平均減少的稅負不過區區幾千元,對增加內需是杯水車薪,談不上可以提振經濟。而且稅制改革是從改善供給面效率著眼,短期內可能反造成投資減少,對經濟成長未必有利。所以,以政策效果來看,偏古典學派的貨幣政策解決目前面臨的輸入性通貨膨脹,效果實在有限。而對抗經濟成長停滯,凱因斯學派的財政政策通常較能發揮效果。鑑於當前台灣面臨的是輸入性通貨膨脹及全球景氣衰退造成的停滯性膨脹問題,因此,另一組候選人擴大公共建設的凱因斯學派處方顯然較能被接受,因為可以對抗經濟衰退。但是,對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刺激同樣效果不大。
其實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經濟成長停滯,才是造成相關經濟議題的元兇。台灣在1960和1970年代,伴隨著年平均經濟成長10%,當時的物價呈現一種溫和的上升趨勢。而這種溫和性的物價上升,是刺激企業界投資的重要因素,也是穩定成長的關鍵。短期內透過新台幣升值或是相關的貨幣調節政策是有助於減緩目前的輸入型通膨的,但是長期而言,刺激經濟成長與加速經濟自由才是節制通貨膨脹惡化的良方。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玩索 1 - 原型計算機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學問,魏晉南北朝的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小數點第七位,堪稱當時古今中外第一人;賈憲與楊輝的一元多次方程式計算與賈憲精密三角,領先西方的Pascal's Triangle數百年;南宋時的宋慈寫的洗冤錄是目前世上公認最早的法醫學專書;印刷、紙張、羅盤和火藥,更是了不起的成就。只可惜,這些階段性的成就並未發揚下去。每一代的人們自滿於當下的成就,不再鑽研、不再創造,自然無法建立當代新的學問,也無法啟發下一代延續的種子。近代資訊科技的起源 - 二進位法與微積分學的發明人:德國大數學家 Libniz 便曾公開表示,中國的易經對他有非常大的影響。一七七三年德國籍神父白進德 Bouvet 從中國寄給他一本易經後,他以二進位數學闡明了易經六十四卦的變化,正式奠定這個方法對探討宇宙和世界的真正價值。保留在德國漢諾威圖書管裡頭,Bouvet 和 Libniz 往來的書信中,Libniz 說:「...如果沒有二進位思考法,我對易經六十四卦體系和易圖的數理邏輯將完全看不懂,不知道他在表達甚麼...因為我這個不可思議的發現,使世人對六千年前帝王哲學家伏羲氏的符號秘密有了完全新的了解,對中國人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應該允許我們也去做中國人吧!...」
如果把易經當成工具書,而不是把它當作神秘的秘笈或是天書。其內建的邏輯符號,透過前人所留下的卜筮、算命、識相...等方程式來加以使用與分析,透過這些已知的運用工具,已經能夠做不少事情了。至於那些在門上掛幾個八卦,就能駕馭鬼神、招財進寶;或者用自己的慾望想像駕馭天地的方法,那是人的神奇,不是八卦的厲害。其實,卦的來源是:仰觀於天、俯察於地、遠取諸物、進取諸身而畫出來的。其中所利用的卦,都是假設的,是分析的工具,不必過於神祕化。卦的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只有兩個因素,時間對、位置對,就是好。好比算命,有人八字好得不得了,不遇時,貴不起來;有件東西,很有價值,放在那邊,幾十年賣不出去;有人學問很好,可是一輩子不出名。相傳易經有三,連山、歸藏與周易。據說連山易有八萬言,以艮卦為首,主要是觀察自然環境對於天時地利的影響。歸藏易以坤卦為首,以地為中心,注重地的方位。周易則是在連山易與歸藏易出現數千年之後才發展完成,以乾卦為始、以未濟為終,象徵天地變化周而復始,故明示易道為周。周易又分為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其中先天八卦是以中國為本位的地理規劃,後天八卦則是根據後天的人士所畫。先天講本體,是客觀的描述、後天講用,是主觀的判斷。
易者,變也。常變、互變、突變。常態性的的變化,好比說: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黑夜白晝...這些是周期性的變化;關連性的變化,好比說:因果循環,可以分析、可以預測的變化;突發性的變化,違反一般的原理或通則,不容易觀察和預測的變化。侏儸紀公園第一集裡頭,專家們坐在吉普車上前往公園的途中,物理學家透過手背上的水滴向其他人解釋數學中的不確定性,很適合援引來說明易經對於變化的描述。由於車子在前進,手背上的水滴會前後流動,這是常態性的變化;由於路不平,有些水滴會上下跳動或往旁邊跳,這就是關連性的變化;但仍有極少數的水滴會出現不合理的流動或打轉,這就是突發性的變化了。地球自己在自轉,又繞著太陽公轉,人處於其中,不管自己有沒有在移動,都處於變動的狀態。整個時空中,時間在動、空間也在動,沒有一事一物能處於靜止狀態。每分每秒,我們都在變,細胞新陳代謝、呼吸進進出出,萬事萬物均處於變化之中。不管是常變(常態性的變化)、互變(關聯性的變化)或是突變(突發性的變化)都是變。知變而應變,才是易經要傳達給我們的精隨。宇宙的變化多端、人世的無常難測,往往超越人類智慧的認知,也因此衍生出人類深層的恐懼基礎。我們總想去了解那些未知的、想知道那些尚未發生的事情,許多人會選擇求助各式各樣的方式,期望理解更多接下來的發展,也期望自己能在接下來的變化裡找到合適的應對方式。
整個銀河系存在多久,不得而知,但目前專家研究太陽系存在至少百億年,地球大約也在四十億年以上,人類存在不過三百多萬年,有文字記載亦不過數千年。在宇宙浩瀚的時間中,不過滄海一粟。宇宙的進化以一定的秩序進行,人類的進化也不例外。每個人的生命不過數十年,其變化的規則同樣屬於宇宙數千億大小磁場平行互動的的一部分。若將宇宙進化的秩序視為天命,人類自無法自外於天命之外。每個人都想了解自己的命,隨著近代人類自主思維的昂揚,自然將自我未來發展的可能,視為最重要的一部分。從宇宙演化的秩序來看,可能只像是用顯微鏡來觀察螞蟻一般。雖然我們不難理解許多人透過求神拜佛或是禱告立誓的方式,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需要理解一個大原則,切勿因此將自我無限放大,大家還是要理解,大的生命演化是改變不了的,這是先天命;小的改變無礙於大局演進,倒是無妨,這可視為後天命。不管是先天的本命或是後天的動命,基本上都遵循大小磁場的互動原則。
如果我們先接受易經對於磁場互動的基本假設,這一整套邏輯符號,加上數千年來俯拾即得的各類分析方程式,顯然可以建構一整個完整而有趣的研究課題。怎麼開始?如果我們視易經為工具書,當然用目前原廠(周易本文)與協同廠商支援(傳、辭、各家研究和用法)最完整的周易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