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學問,魏晉南北朝的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小數點第七位,堪稱當時古今中外第一人;賈憲與楊輝的一元多次方程式計算與賈憲精密三角,領先西方的Pascal's Triangle數百年;南宋時的宋慈寫的洗冤錄是目前世上公認最早的法醫學專書;印刷、紙張、羅盤和火藥,更是了不起的成就。只可惜,這些階段性的成就並未發揚下去。每一代的人們自滿於當下的成就,不再鑽研、不再創造,自然無法建立當代新的學問,也無法啟發下一代延續的種子。近代資訊科技的起源 - 二進位法與微積分學的發明人:德國大數學家 Libniz 便曾公開表示,中國的易經對他有非常大的影響。一七七三年德國籍神父白進德 Bouvet 從中國寄給他一本易經後,他以二進位數學闡明了易經六十四卦的變化,正式奠定這個方法對探討宇宙和世界的真正價值。保留在德國漢諾威圖書管裡頭,Bouvet 和 Libniz 往來的書信中,Libniz 說:「...如果沒有二進位思考法,我對易經六十四卦體系和易圖的數理邏輯將完全看不懂,不知道他在表達甚麼...因為我這個不可思議的發現,使世人對六千年前帝王哲學家伏羲氏的符號秘密有了完全新的了解,對中國人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應該允許我們也去做中國人吧!...」
如果把易經當成工具書,而不是把它當作神秘的秘笈或是天書。其內建的邏輯符號,透過前人所留下的卜筮、算命、識相...等方程式來加以使用與分析,透過這些已知的運用工具,已經能夠做不少事情了。至於那些在門上掛幾個八卦,就能駕馭鬼神、招財進寶;或者用自己的慾望想像駕馭天地的方法,那是人的神奇,不是八卦的厲害。其實,卦的來源是:仰觀於天、俯察於地、遠取諸物、進取諸身而畫出來的。其中所利用的卦,都是假設的,是分析的工具,不必過於神祕化。卦的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只有兩個因素,時間對、位置對,就是好。好比算命,有人八字好得不得了,不遇時,貴不起來;有件東西,很有價值,放在那邊,幾十年賣不出去;有人學問很好,可是一輩子不出名。相傳易經有三,連山、歸藏與周易。據說連山易有八萬言,以艮卦為首,主要是觀察自然環境對於天時地利的影響。歸藏易以坤卦為首,以地為中心,注重地的方位。周易則是在連山易與歸藏易出現數千年之後才發展完成,以乾卦為始、以未濟為終,象徵天地變化周而復始,故明示易道為周。周易又分為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其中先天八卦是以中國為本位的地理規劃,後天八卦則是根據後天的人士所畫。先天講本體,是客觀的描述、後天講用,是主觀的判斷。
易者,變也。常變、互變、突變。常態性的的變化,好比說: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黑夜白晝...這些是周期性的變化;關連性的變化,好比說:因果循環,可以分析、可以預測的變化;突發性的變化,違反一般的原理或通則,不容易觀察和預測的變化。侏儸紀公園第一集裡頭,專家們坐在吉普車上前往公園的途中,物理學家透過手背上的水滴向其他人解釋數學中的不確定性,很適合援引來說明易經對於變化的描述。由於車子在前進,手背上的水滴會前後流動,這是常態性的變化;由於路不平,有些水滴會上下跳動或往旁邊跳,這就是關連性的變化;但仍有極少數的水滴會出現不合理的流動或打轉,這就是突發性的變化了。地球自己在自轉,又繞著太陽公轉,人處於其中,不管自己有沒有在移動,都處於變動的狀態。整個時空中,時間在動、空間也在動,沒有一事一物能處於靜止狀態。每分每秒,我們都在變,細胞新陳代謝、呼吸進進出出,萬事萬物均處於變化之中。不管是常變(常態性的變化)、互變(關聯性的變化)或是突變(突發性的變化)都是變。知變而應變,才是易經要傳達給我們的精隨。宇宙的變化多端、人世的無常難測,往往超越人類智慧的認知,也因此衍生出人類深層的恐懼基礎。我們總想去了解那些未知的、想知道那些尚未發生的事情,許多人會選擇求助各式各樣的方式,期望理解更多接下來的發展,也期望自己能在接下來的變化裡找到合適的應對方式。
整個銀河系存在多久,不得而知,但目前專家研究太陽系存在至少百億年,地球大約也在四十億年以上,人類存在不過三百多萬年,有文字記載亦不過數千年。在宇宙浩瀚的時間中,不過滄海一粟。宇宙的進化以一定的秩序進行,人類的進化也不例外。每個人的生命不過數十年,其變化的規則同樣屬於宇宙數千億大小磁場平行互動的的一部分。若將宇宙進化的秩序視為天命,人類自無法自外於天命之外。每個人都想了解自己的命,隨著近代人類自主思維的昂揚,自然將自我未來發展的可能,視為最重要的一部分。從宇宙演化的秩序來看,可能只像是用顯微鏡來觀察螞蟻一般。雖然我們不難理解許多人透過求神拜佛或是禱告立誓的方式,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需要理解一個大原則,切勿因此將自我無限放大,大家還是要理解,大的生命演化是改變不了的,這是先天命;小的改變無礙於大局演進,倒是無妨,這可視為後天命。不管是先天的本命或是後天的動命,基本上都遵循大小磁場的互動原則。
如果我們先接受易經對於磁場互動的基本假設,這一整套邏輯符號,加上數千年來俯拾即得的各類分析方程式,顯然可以建構一整個完整而有趣的研究課題。怎麼開始?如果我們視易經為工具書,當然用目前原廠(周易本文)與協同廠商支援(傳、辭、各家研究和用法)最完整的周易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