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預約未來的工作樣貌

如果你問我未來的工作樣貌會是什麼,我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有一些猜測。

首先是國家和組織的掌控力將會大幅下降,新的移民潮將會出現。過去所有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移民潮,多是要逃離祖國的動亂和迫害,或者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他們抵達異國時通常一貧如洗。但是新的移民潮只有部份是如此,而且比例上將隨著時間而不斷的移轉。以中國為例,一胎化政策讓男與女的比例落差到5%。對於每年有一千萬人口出生的國家而言,這意味著每年有50萬過剩男性進入人口。而男女平權讓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幾乎和男性均等,加上這一代的中國人恐怕還學習不到接受妻子比丈夫優秀的事實 (男女皆然)。於是乎,一進一出,中國將有上千萬或數千萬的男性將陷入無妻可娶的現象。這將會造成中國男性短期移民與中國接納外來女性移民。其次,則是中國的境內遷移。西邊的沿海城市急速發展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城鄉不均,經常性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人民由內地的農村遷移到沿海省份。像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大約有30-40%的人口是所謂的盲流。廉價勞工幾乎源源不絕,但是經濟成長一旦趨緩,也可能造成另一種問題。

而歐洲則是飽受當初殖民主義的反噬,數百萬人從土耳其、北非、阿富汗、印巴等地出發,來到德、法、英、荷、比,尋求工作和投靠親人。這些移民幾乎都是非法移民,而且未來也是。有趣的是這些穆斯林移民即便不認同當年那些基督教地主的懶散墮落,卻依然千里而來尋求一份工作。法國是當前歐洲伊斯蘭移民的火藥庫,其穆斯林人口比例高達7%,其次則是德國和英國,都是殖民地淵源頗深的國家。這些國家都出現非常深層的緊張態勢,移民可以融入歐洲的經濟和文化,也可能成為歐洲四分五裂的移民洪流。和中國的情形一樣,人口遷徙對美國而言是一種試煉。在加州的大學新鮮人結構中,亞裔45%、西班牙裔15%、白種人只佔1/3。儘管偶而出現頑固偏執,美國還算是最善待移民的社會,因為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本身就是移民後裔。這些移民風潮盛行的國家和區域,匯集了多元的文化和專業技能,包括中國、歐盟,逐漸和美國達成勢力的均衡,而成三足鼎立之勢。英文、西班牙文和中文將成為未來主要的溝通語言,尤其是英文,是一種情勢演變下的巴別塔語,已經成為一種共通的溝通平台。

全球網絡化的發展下(網絡︰網際網路和交通網路),交通與溝通大幅降低了空間的距離和時間的成本,因而衍生出許多新的工作型態。企業營運總部將逐漸在地化,或者至少在中、美、歐各有一個區域指揮中心。而業務行銷的單位則大幅擴張至全世界各地。企業採「平行辦公制」,中高階主管一個月換一個辦公地點,「企業總部」成為過去式。白領族習於商務旅行,飛機票價大幅下降。以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來解釋,研發的競爭是全球的,起碼在中、美、歐將有基本的技術或服務研發中心;行銷的競爭是在地的,客戶在哪裡,我們的服務就在哪裡,全球運籌將不是大企業的特權,起碼的行銷據點加上網路輔助,將使中小企業大幅地做全世界的生意。而那些抗壓性高,可接受長期被派遣到世界各地的專業經理人,將被大幅拔擢。輔以各地大量的專業助理,形成綿密的企業工作網絡。各地的行銷據點成本將大幅下降,除了學有專精的專業助理之外,財務會計、資訊建設與客戶服務完全委外,形式更像前進指揮所。

而這樣的演變讓大多數的企業都變成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的7-11型企業,除了各地據點的專業助理之外,固定上班時數已無法定義新的工作型態。更多的企業將改以責任制度來管理經理人,這樣的責任制度會擴大到集中的、密集的工作時間,也許是一個月或數個月的專案型工作型態。並且輔以入股分紅制度或夥伴制度來保障這些專業經理人。他們的休假方式將像寒暑假制度,採期間議定,階段性休假的方式。而這些專業經理人將是公司唯一的一群正職人員。這意味著其他的工作職務將採取委外合作和約聘契約的方式,公司不必將資源分散給這些委外人員,而可以集中給那些專業經理人。但是這些約聘人員有權利同時幫很多家公司工作,只要他的時間、精力和品質能夠兼顧的話。這樣的演變對勞資雙方都有好處,管理的專業和技術的專業往往是衝突的,承諾與自由在不同的價值觀和不同的選擇下,將有更好的平衡點。而且這些專業助理的工作將大量延攬退休人士擔任,借重他們的專長和經驗可以節省很多錯誤的嚐試,也能因此延伸他們更長的工作生涯。

企業的行銷戰線將拉至兩端,一端是以品牌為主的中高層消費市場,一端則是以成本考量的超低階市場。用M型社會的模型來解釋將會很容易理解,消費能力越高的消費者和地區,益發追求品質和客戶需求導向,好的品牌更能獲得信賴。但是,非洲、東歐和中東,或者是中、美、歐的社會底層,則提供了成本控制廠商的競逐舞台。這使得掌握製造優勢的企業勢如破竹,大舉揮向開發中與未開發中國家。而那些半調子企業和成功轉型服務的企業則競相追逐品牌的大夢。這樣一個跨區域、跨領域的商業戰場,將逐漸導入傭兵式的管理模式。任務導向、目標管理、高報酬與高耗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好手,將共同競逐某一個高挑戰的高薪任務,那些束之高閣的顧問團隊將逐漸下放到前線作戰,並且和雇主分享戰果。而各地的專業助理將像屬艦圍繞著航空母艦般,協助與支持正職的專業經理人,監督和調度這些各地前來的顧問傭兵。每一次的任務猶如開聯合國會議般,各色人種、各種文化充斥其中,為了同一個目標,你們會在一起共事數個月或者數年。

新的偶像崇拜除了越來越年輕化與越來越高學歷的涵養藝人外,新的CEO品種將搶佔一部分的媒體版面。這類的CEO和過去的傳奇創業者不同,他們是從基層一步步升上來的經理人,並且利用他們CEO的地位創造出一種個人品牌。其原因在於,這麼大範圍的企業管理,實在已經沒有CEO細部管理的空間了,CEO更適合做啦啦隊長、激勵者和領導者。當領導變成一種表演的時候,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名人專業CEO。

在職學習與重新學習將成為職場的必須,每個工作者必須想辦法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要想一招半式打天下將會變得很困難。未來當然還會有一堆渾渾噩噩的公司開設給一堆渾渾噩噩的工作者上班,但是在科技不斷延伸人類壽命的同時,也同樣延伸了這樣渾渾噩噩的工作歲月。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甚至更高年紀還得進行職場訓練的機會將越來越高。過去一個世紀,人類的壽命平均增加了十七歲。這意味著在正常的職場上,很多人必須退休兩次,未來可能增加到數次。越早達到自我實現的人,隨著歲月增長,在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工作生涯,可預期的也會比其他工作者更快理解目標和實踐方式。

台灣的企業和工作者將會越來越仰賴與世界的接軌,尤其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速度與海歸派的數量,現下堪可勉為支應。但是在越來越多元的資金和投資進入中國,跨國性的管理和複雜多變的文化適應,將產生出屬於台灣人的獨特空間,在中高階管理的階層。台灣M型社會的菁英份子,將自然而然填補中國大陸高階人才供給的不足,特別是那些已經在台灣獨特規模的跨國性企業中歷練已久的專業經理人。另一個可能的發展則是,中國大陸開闢特定的「內陸公司天堂」,類似開曼群島的免稅制度,提供數十年的優惠合約,鼓勵創業。獨特的「三角創業模式」將在台港蔚為風尚,尤其是台灣。台灣由北到南的科技走廊模式將重現在大陸的西南沿海,熟練的運用,但是規模擴大。

不管政治情勢如何演變,兩岸的經濟情勢只有推(Push)和拉(Pull)兩種。

你可以選擇到對岸去工作,在契約議定的長假中回到台灣生活;你也可以舉家遷往對岸,在更合理的生活價位和生活環境中,追求自我實現。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留在這裡,找一種服務性質的工作,拿走觀光客和在地生活者口袋裡部份的錢。或者當個在地的專業助理,幫別人賺錢。甚至,你可以善用世界的網絡,利用「三角創業模式」,在中、美、歐設立據點,在全世界佈設行銷網,作作品牌行銷的大夢。

正如『失去的地平線』一書中談到的一句話︰「...你這一生開端的二十五年,無疑是生活在少不更事的烏雲之下;等到你這一生尾聲的二十五年,又會被力不從心的烏雲籠照;在這兩團烏雲之間,照亮人生的陽光是何其微弱和短暫。」我離前頭的二十五有一段時間了,距離後面的二十五想來還有點距離,可現在還看不見陽光。

好歹我得準備著遮陽帽、抹點防晒油,我怎麼知道陽光什麼時候來?還有,它會來多久?先準備著,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