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by Longdar@silkera
最近成大的MP3事件,造成了不少的衝擊和效應。在IFPI沒有正式提出告訴,以及許多法律界人士提出質疑合法性的情況下,暫時似乎是緩和下來。不過,各種效應目前才正要開始。這其中包括了各校學生紛紛要求校方表態,免於生活在恐懼中;其次網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時有某某學校將是下一個搜查對象的傳言;其三就是各校校方開始積極提撥經費購買足夠的軟體授權,以達到符合使用「合法軟體」的要求。
我對第三個影響有較高的討論興趣,因為我很疑惑經費日漸拮据的學校如何因應這樣的「合法性」。以60台Windows NT 4.0 + Office2000為例,大約就要四十多萬元,更遑論購買全校性的版權。而且同學所需要的軟體不會只有這些,商學院的SAS、SPSS、工學院的AutoCad、資訊學院的VC、BCB....,要是真的一次購足每一台電腦的授權,學校大概可以關門了!
事實上,不只是學校,大多數人的電腦中所使用的軟體經常不是合法的軟體授權。試想一下,當你想購買一部新的電腦的時候,你的預算中是不是也將軟體的費用算了進去呢?如果沒有,那麼你所使用的各項軟體是怎麼來的呢?如果有,請問你打算花多少錢購買軟體?讓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幫助大家思考一下,假設我們今天打算添購一部電腦,一般堪用的硬體配備+舒適的17"螢幕+一部列印品質尚可的噴墨印表機,總價應該不會超過三萬塊。但,請注意,這只是純粹硬體的價格喔!如果再加上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11,000)+ MS-Office 2000 SP1 (12000),你的預算就激增為NT$53,000.-,而這只不過是讓你的電腦能夠處理一些日常事務而已。如果想要其他功能的軟體,請參考下列網站,自己再把價錢加上去。http://shoppingguide.ithome.com.tw/pricesoft
你不難發現,使用電腦將是有錢人的專利,如果你想成為一位合法的使用者,你得準備一大筆超乎你想像的預算來滿足這樣的「合法性」。事實上,在 1970 年代,尚未有軟體智慧財產權觀念之前,軟體是可以自由拷貝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程式設計師 Richard M. Stallman 認為合作共享才是健康的社會風氣,因此在眼見版權私有軟體 (proprietary software) 逐漸風行之後,創立了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並創作許多「自由軟體」 (Free Software),供社會大眾使用,又對其作品施以革奴大眾公有版權(GPL), 保障使用者的權力。
我對版權私有軟體 (proprietary software)本身所代表的維護創作精神的捍衛目的表示支持,但對於目前版權私有軟體所採取的封閉創作環境的做法則感到厭惡。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微軟Windows & Office系列軟體,經常使用不當的手法壟斷市場,再由市場的普及獲取極大的利益。如:前一陣子的Netscape反托拉斯法案、Word 97與 Word 95不相容…等等。在使用者花了大錢卻只能取得軟體使用權(請注意觀察微軟系列產品的版權宣告)的情況下,又不能自在的選擇自己想要使用的軟體(使用封閉檔案格式的影響),使用者失去了選擇與交流的自由,我想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結果。
版權制度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手段,版權本身並非是一種自然權利。當軟體使用者拷貝軟體時,說軟體創作者的基本權利受到侵害是不正確的,因為在沒有金錢誘因的情況之下,軟體創作者大可以選擇不要創作。但,如果說這樣做是違法的,或說這樣做會降低創作者的創作意願,那麼這樣的思考方向就比較合理了。反過來說,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過,自由運用個人的物質財產 (material properties) 是東西方的社會 (除了共產主義社會以外)自古皆然的事。創作人有權利不將其創作公開,電腦及磁片的擁有者是否也有權利將他自己或朋友所擁有的磁片上的磁性位元組 (他的物質財產) ,以他自己的工具重新排列過呢?
我想表達的,無非就是這份原始的「物質財產支配權」。這大概也是自由版權軟體與私有版權軟體最大的差異,你所付出的金錢,究竟是購得「軟體擁有權」還是「軟體使用權」?
這裡所關心的議題是自由而非價格。自由軟體的使用者不僅可以使用、拷貝、授與、研究、修飾、改進軟體,甚至可以從事商業行為,將之加值出售 (成為 VAR, Value-Added Reseller)。沒有錯,和你聽到及猜想的不一樣,自由軟體當然包含商業行為。以長遠社會進步的角度觀之,我們不應助長不合時宜的制度(如:私有軟體版權),並應該全面停止以類政治力量箝制數位科技的發展(或者說,箝制擁有及使用的自由權利)。由許多實例可以證明私有版權制度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反不如自由軟體鼓勵互助合作、開放活潑的創作風氣。軟體發展的誘因及經濟利益有很多的層面及管道,並非唯有透過版權私有一途。許多的例子可以證明自由軟體的品質比版權私有軟體的品質好。(也許你覺得疑惑,我可以在稍後為您舉例說明)
1991 年芬蘭大學生 Linus Torvalds 將他個人的作品 Linux 作業系統公開放在網路上供有興趣的人下載使用。初期的 Linux系統,功能有限,而且並非以 GPL 的方式授權予使用者。 但是由於 Linus 使用了許多 GNU 計劃的成果,於是後來的版本便以 GPL 公開。在接下來的數年當中,Linus 更新其作品的速度非常頻繁,而網友的回應也相當熱烈,GNU/Linux 成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想像。目前Linux正逐漸成為低價位伺服器的主流,GNU/Linux 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遠遠超過 Microsoft NT server,對於網路功能及與其他作業系統的相容性也比 NT server 好, 配合穩定的 Apache 網路伺服器,以及讓 GNU/Linux 可以模擬 NT 伺服器 "網路芳鄰"功能的 SAMBA 模組, 讓Windows NT 在列印、檔案及網路伺服器三項功能上相形見絀。而Linux目前也成為支援硬體架構最多的作業平臺。 從最流行的 IA 32 (即 Intel 386-586 系列), PowerPC,68k,Sparc,Alpha,甚至到 Palm Pilot 上都可以使用 GNU/Linux。甚至老舊得如同 386 的電腦上也可以使用諸如 Java 等新技術。當然因此大幅度降低了未來硬體升級的成本。
自由軟體甚至可以當成超級電腦作業平臺!"Beowulf"便是美國太空總署以多部低價位的 GNU / Linux 工作站聯結組合而成的一組超級電腦。美國的另一個研究機構 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據此組合而成的超級電腦稱之為 Avalon ,其成本約為同等級超級電腦的十二分之一。使用Beowulf 的廿餘個機構中, 有許多單位認為他們的選擇除了價格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 GNU/Linux 系統本身所提供的使用與升級方面的靈活彈性。
事實上,GNU/Linux 並非最早成熟的自由作業系統。FreeBSD 也是網路上可以自由下載,坊間可以購得低價 CD 的自由作業系統。早在GNU/Linux 流行之前就已經因為它的穩定性與強大功能而成為經濟因素導向技術人員的最愛。名聞全球,負載極重的 Yahoo 網站,就選擇用FreeBSD 及 Apache 網站伺服器來架設。
有許多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支持軟體自由化是否會破壞資訊工業的生態,降低資訊從業人員的就業率呢?」我的看法是端視你著墨及關心的角度,一般而言,開放程式原始碼軟體不論是否以 GPL 來規範,在其研發過程及實際應用上較諸版權私有軟體都享有以下的優勢。
- 合作多於競爭,有效發揮人力資源。
- 眾目睽睽,軟體品質提升迅速。
- 技術導向,甚少受市場需求左右。
- 技術支援市場活潑 。
- 遵循公開標準及模組化設計原則,軟體人力資源之培訓與使用有效率。
社會對於資訊人力的需求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升高。因為相對於目前的資訊環境有著不同的供給和需求模式。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是量少質精的程式設計師以及大量的資訊人才來從事安裝、設定、客戶化 (customization) 的工作。而不是目前的軟體發展壟斷,各自一套標準的方式。
試想,一般電腦使用者及中小企業之所以被迫頻頻升級,卻又往往無法達到升級應有的經濟效益。乃是由於在不知道或無法知道目前既有軟體所應發揮的完整功能就盲目加以升級。這種現象其實不僅局限於資訊技術,就拿任何音響,錄放影機,或電視來說,真正能夠將自己擁有的電器所提供的數十個功能充分發揮的使用者並不多。
事實上,電腦程式的高可塑性,足以讓一個簡單的編輯程式有數十個設定選項,可以據此排列組合出數以千計的功能,更不要說是設定選項至少上千的作業系統了。至於作業系統、套裝軟體與低價網路資源的綜合運用就更驚人了。看看你的身邊,懂得替 DOS 系統設定快速鍵或選單操作系統的人有多少呢?懂得利用既有的「過時」486電腦 + 文字瀏覽器來作為高效率上網工具的人我猜更不多吧?再舉一個最簡單但也最重要的例子:重要資料的備份工作。其實可以經由軟體設定與簡單的批次作業來達成。如果經過仔細的分析, 一個以文書處理為主的數人辦公室在一天當中所修改過,真正需要備份的資料量,恐怕不超過一張磁片的大小。配合定時功能,即使每小時備份一次對於系統來說也完全不是問題。但是我們卻常聽聞許多人的重要資料因為電腦中毒或其他原因而喪失的事件一再的發生。有人說,人類對於自己大腦的使用率不到百分之十,我想,多數電腦擁有者對於其電腦的使用率恐怕更遠在這個數字之下。
因此對於個人或企業而言,想要提升資訊技術的競爭力,正確的思考方向應是如何發揮既有資源的潛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擁有最新、最炫、版本數字最大的產品。
再者,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鼓勵資訊人才投入撰寫版權私有軟體,並不是運用人力的有效方式,不論目的是內銷或外銷,就臺灣而言,恐怕都難有預期的效果。光以軟體的英文介面來說,
臺灣本就較英語系國家如美、加、印度等國吃虧,更何況若要耗費龐大的社會成本來遏止已然蔚為風氣的非法拷貝,是間接提升了合法消費者的成本。另一方面,目前流行的版權私有軟體,在銷售或散佈時的內定設定上,只能依據多數人的一般需求做到「人人能使用,個個不滿意」的地步,軟體研發者或經銷商很難設定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設定來滿足任何個人或企業的特殊需求。
就拿資料備份的工作來說吧!每個辦公室甚至於每個使用者經常處理的資料儲存與修改特性都不一樣,很難要求所有人把需要備份的檔案都放在一個固定的目錄裡,以便統一自動備份。要能夠把辦公室內的電腦做最佳的客戶化 (customization),真正發揮既有軟硬體功能,就必須有資訊專業人員深入瞭解該客戶特定的工作內容與業務需求。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未來資訊服務業的市場終將逐漸成熟,也就是所謂的「資訊貿易公司」。想想貿易公司的特性,「互通有無」!對了,在軟體與使用者之間將來必然存在一個溝通的橋樑,這一類的從事人員求其廣未必就其深,因為這類分析設定的工作未必需要高深的程式設計能力,反倒是非常需要搜集相關資訊與適合的軟體,並加以整合、微調以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能力。簡單來說,網路觀與整合力才是未來多數資訊人才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用這樣的標準來看,自由軟體、開放原始碼軟體、革奴軟體…等開放性的軟體,其本身的可塑性遠比一般市售版權私有軟體高,而程式原始碼的開放更模糊了程式設計與設定、客戶化之間的界線。以致於使用者可資運用的空間及彈性更大,藉由取得成本的下降,不管是個人或企業都可以將他們的投資注入更有效率而專注的領域。
把大量物質或人力資源直接間接投入「重新發明輪子的競賽」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握有廿一世紀競爭力鑰匙的,是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善於發掘網路資源並將既有資源整合運用的組織與個人。要迎接網路時代的來臨, 徒有新技術是不夠的, 要能跳出窠臼的思考方式, 才能適應網路科技所帶來的社會文化變革。還是一句老話,「擁有得多,不如使用得巧」。讓我率先來野人獻曝一下,介紹幾個不錯的工具軟體(當然是免費的):
翻譯軟體--Babylon翻譯家
瀏覽器--KK-Man
新聞閱讀-Xnews
中英文地址轉換-郵遞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