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的美國,快速上升的股市泡沫吸引一般人投入股市,但是好日子持續不了多久。
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美國股市在一天之內狂跌140億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政府總預算的四倍;而1929年底,美國股市整體蒸發掉300億美元,等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所花的經費。十個月後,華倫巴菲特在奧瑪哈出生,當時,全美國沒有人想買股票。二十五年後巴菲特加入了葛拉漢紐曼公司,專心從事股票投資事業,而這個時候巴菲特有兩個小孩,並且在租來的房子裏用抽屜當成小孩的嬰兒床。1965年,巴菲特正式主導波克夏海瑟威,當時他的父親過世,遺留下的遺產和所有投資人的資金悉數以波克夏名義投入股市,一年後,道瓊一度短暫衝上1000點。1969年秋天,富比士雜誌這麼形容,”1957年投資在巴菲特合夥事業公司的一萬美元,現在價值二十六萬美元,而過去十二年間,該合夥事業一直以每年31%的複利率在成長,目前已經有一億美元資產。"
1973年市場一蹶不振,巴菲特反而利用這段時間打造屬於他的企業集團,1979年中,股市低迷,股市交易量就像一滴眼藥水那麼多。1981年雷根上任,開始大幅減稅並且放鬆對企業的管制,直到1982年底,多頭市場突然展開,股價也開始追上企業獲利成長。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宣布將送出85%他持有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股票(時值340億美金),他在該項宣布的演說中:”我非常幸運,生在1930年的美國,出生那一天我就中了樂透…”2006年10月23日,波克夏海瑟威成了第一檔成交價格超過10萬美元的美國股票。2007年底,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每股價格更高於14萬美元,當時公司市值高達2000億美元。而2007年7月,道瓊指數創下14000點的新高後便逐漸下滑,至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全球金融風暴再起…。
我並不打算在這邊介紹巴菲特傳奇的一生,我更有興趣的是他每個傳奇事件背後的年代。透過巴菲特每個傳奇時間點,細細審視美國過去這100年的經濟成長脈絡,可以發現一個大略的時間週期,1929年和1968年股市與經濟都曾達到高點,然後就伴隨一段長達數年的低迷。每一個高點與高點間隔的時間大約40年左右,姑且以這樣的時間週期來推估,2008年的高點是否伴隨數年的低迷,值得觀察。
另外,每隔三十年,石油價格和商品價格會創新高,如同1920、1951和1980一 般。因此下一波商品價格高點是否會落在2009-2010。現代化的社會,經濟不外乎是一群人的所得和消費。有多少人、年紀多大、買甚麼、住在哪裡或打算搬到哪裡,結果總是和"人"有關。所以我們找出主要的消費人口 -- 以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美國人,也就是俗稱的嬰兒潮世代來看。假設平均擁有第一個小孩在25歲,則他的孩子在其40歲左右進入青春期,這時候的食品與衣物消費最多,而這樣的高峰會維持10年到孩子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假設以嬰兒潮世代均數1955來看,也就是1996-2006年,之後就急遽下降消費水準。如果用這樣的消費高峰回推,約可合理化2008年商品價格與石油價格的高峰。
商品週期當然強烈影響股市,當商品需求下降,企業的股價怎麼能夠全面性的居高不下?除非他的商品是賣到外太空去。但是我們之所以不容易透過人口數和消費需求來推估股市表現,是因為能影響股價表現的因素太多了,政治、環境、傳染病甚至恐怖攻擊都可能讓股市上下震盪,如果再加上投資者的心理因素與企業主的預期效應,很容易讓商品需求與股價表現常態性呈現一段時間的正負值落差,但整體來說,絕不可能脫鉤。
那麼房市呢?美國房市今年與去年相比,房價平均跌幅近兩成;不只賣屋客苦惱,連市場下游的二房東也頭痛。尤其,電影《慾望城市》中的場景紐約精華區曼哈頓,商辦轉租空屋率高達四成;其中,摩根大通大樓甚至空出十幾層樓養蚊子。於此,我們不妨也用戰後嬰兒潮的購屋需求來觀察,假設這批戰後嬰兒潮30-35歲首購屋、45-50歲換屋、55-65歲退休度假屋,那麼以美國的嬰兒潮世代(取其均數1955)就是1985-1990首購屋房市、2000-2005年換屋房市、2010-2020年度假屋房市。可以發現,2008年的房市泡沫是源自於換屋潮所引發的房市投機氣氛,低頭期與低利率讓許多移民與低收入者也能輕鬆申請到房貸,而當2005後需求開始下降,投資資金移轉他處之後,被膨脹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房貸戶繳不出貸款。
所以,巴菲特說自己是中了娘胎的樂透,不如說他掌握了每一波的消費需求曲線。
看看鄰近的亞洲,日本從1990年到2003年日經指數下跌80%,而在東京這個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房價從1991到2005的跌幅超過60%,也駁斥了東京沒有土地可以再開發,所以房價不可能走跌,這樣的謬論。但是,當東京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世界各地的經濟卻依然蓬勃發展。怎麼會這樣呢?戰後嬰兒潮舉世皆然,為什麼獨獨日本早了十年出現經濟衰退?原因在人口結構。以當前日本的人口結構來看,55-59歲的人口是所有結構中最多人數的區段,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幾年,這些老年就業人口都將走入強制退休的年紀。而社會結構的高齡和少子化,讓今日的日本恐怕要一直到2020年才能讓這樣急劇高齡化的速度趨緩,相關的商品需求和房市需求,如果沒有合適的移民政策或是生活型態的創新性計畫,恐怕整體人口的銳減,是無法為刺激消費需求幫上太多的忙。
台灣的戰後嬰兒潮目前還是消費主力,加上1949年強制移入200萬人數的軍隊與眷屬,讓我們的消費需求不至於像日本一樣的急速萎縮,但是這樣的架構還是受限於海島型、依附性高的外貿經濟模式。當歐美日韓等消費需求急速下降,而我們又不能找到更大的需求市場時,出口勢必下滑;同時,人口結構在2010年後亦將逐漸走向高齡化與少子化,顯見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提出具競爭力的移民政策或產業轉型方法,也將會走向日本的老路子。
當然,有人認為將大陸市場開發為另一塊內需市場,或可維持原本台灣的出口優勢。這可能需要檢視一下產業屬性,因為大陸也寄望透過出口來賺取外匯。但整體而言,內部的消費需求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不可能大幅提高,僅有可能創造局部性需求。以房市為例,主計處最近一次的統計數字,發現全台灣的空屋率,最高的是台中市26%,其次是基隆市23.8%和桃園縣23.2%。相反的,住宅短缺的縣市則分別是台北市、雲林縣、台南縣、高雄縣、金門縣。
若完全期待來自台灣內部的消費需求來消化房屋供給,大概會出現兩極化的發展,高價住宅愈益高價、低價住宅愈益低價,因為整體人口不會如過去數十年急速增加,加上首次購屋的需求將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換屋需求和奢華需求。當然,有人期待陸資會風捲落葉般的撐起台灣的經濟發展,關於這一點,涵蓋的不只經濟因素,也超過了我們今天談論的角度。
延伸閱讀: 非投資人的投資觀點:Price the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