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讓你在結束這一生之前,列下你想做卻一直無法實現的願望清單,你想,那會是甚麼?
根據Elizabeth Kubler-Rossy在其1969年《On Death and Dying》這本書中所提到,每個人在面對死亡有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否定和逃避」:病人通常一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時,會非常震驚,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有的人甚至會否定一切,覺得一定是診斷錯誤,要再找別的醫師檢查。也有的人會刻意規避親朋好友的關懷,也不願意聽到任何跟自己疾病或是跟死亡有關的字眼。 第二個階段是「憤怒」:「為什麼是我?我還這麼年輕?」「我做了什麼孽?要得這種病?」「上帝不公平,我一輩子辛苦工作,這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有的時候病人看到其他人健健康康,開心說話做事,自己卻來日無多,就更生氣,覺得妒嫉,或是覺得別人不夠關心自己,他們開心過日子而自己卻在受苦。而這樣的憤怒,有時候甚至直接投射在平常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或是家屬身上。
第三個階段是「討價還價」,尤其是強烈的跟自己信仰的神祇做心靈交易:「我還有一家大小要靠我糊口,我怎麼可以丟下他們不管了呢?讓我活到孩子夠大可以賺錢養家好嗎?」「我改,我會好好聽話不亂發脾氣,乖乖吃東西,只要能讓我活下去。」在這個階段,很多人因此會迫切的想要有個信仰做依靠,或者十分積極的求神拜佛、做出深度的懺悔、花大錢做善事希望能夠因此和這些不可知的神祕力量商議出延長生命的可能。當病情沒有好轉或是每況愈下時,有些人會對信仰起疑惑,甚至家屬因為極度傷心而放棄原來的信仰,再也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第四個階段是「沮喪」:傷心失望,難過自己失去健康、無法工作、無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沒有能力自由行動。難過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害怕經濟不濟、害怕自己被遺棄甚至害怕自己到最後靠機器維生,活得沒有尊嚴。這個時候的人看不到希望,老覺得自己很沒用,對自己生氣,或者想乾脆早一點死了就算了。到了第五個階段則是「接受」:這時候已經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會心甘情願的去面對,去交代或處理後事,「我已經準備好了,就看神什麼時候有空來接我了!」也有的人雖然接受死亡這個現實,但依然不願去面對,直到臨終都處在怨恨生氣的狀態。而有更多的人,連這個階段都沒還進入就不甘心的走了。
有部電影,用很生動的手法來詮釋這樣的五個階段,並且提出了更認真面對生命結束這樣議題的方式。
導演:Rob Reiner
編劇:Justin Zackham
演員:Jack Nicholson、Morgan Freeman
故事從一個學識豐富的汽車技工與一位熱愛麝香貓咖啡的富商開始,他們相遇在富商開設的醫院,並且在富商自己制定的遊戲規則中不得不開始互動。如果有機會讓你知道自己的死期,根據調查有96%的人希望自己不要擁有這項權利,因為否定和逃避是人們面對死亡的第一個反應。
老技工因為家庭的關係,未能完成學業,卻閱書無數,幾乎不曾答錯電視上的猜謎問題。而富商脾氣古怪,極為富有,卻從沒有人來探過病。這兩個人,同時被醫院診斷,因為癌細胞蔓延,也許,剩下的生命不到一年。在進入第二階段自我憤怒之前,他們共同找出了一個面對死亡的積極態度,他們寧可在死前去做一些自己一直夢想但一直沒有去做的事情。這裡頭最容易想像與最容易實現的,當然和物質滿足有關,刺激的挑戰、異國的美食、拉風的跑車、壯觀的建築…。金錢能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
印度信仰中,神在判斷一個人能否上天堂前,會問兩個問題:首先,你是否已經在你生命中發現了喜悅?其次,你是否在你生命中曾經幫助別人找到喜悅?如果依這樣的標準,有人窮一生時間都未必能完成這兩個課題。當然,電影巧妙的利用了劇情中的事件,讓兩位罹癌的老人都安詳的面對了死亡。
有一天,我們也將面對死亡,屆時,不管你列出的清單為何,也不論我們是否能同時具備老技工豐富的學識與富商用之不盡充沛的金錢,來讓你的清單如願。可以確定的事情是,我們比他們更有時間來思考這一份清單,也比他們更有時間去完成。當然,我們也處在相對健康的狀態下。